低压渗碳工艺通入低压真空渗炉内的渗碳气氛(2H2)在炉内裂解后构成C+H2,使得加热渗碳室内的“碳”处于饱和状态,并用碳富化率F(mg/hcm2)来表达。当工件的外表积小于其临界值,C2H2的流量一守时,F值是稳定不变的;而当C2H2的流量大于其临界值,并且工件的外表积一守时,F值也是定值。因而,渗碳进程可用温度、时刻、C2H2和N2的流量及压力4个参数进行操控。渗碳和分散进程中,压力保持在70~200Pa之间。低压渗碳是由交替地通入渗碳气体和中性气体的进程组成的。每次渗碳后,工件外表的"碳”将向工件内部分散。在每一个渗碳和分散周期内,需求一个从渗碳气氛向分散气氛转换的时刻。依据温度、气氙的裂解、气体膨胀的特性和真空泵的能力,该时刻只需5s。依据工件渗层要求,计算机模拟系统将计算出渗碳和分散进程的时刻和循环次数。因为加热渗碳室的较高温度可达1100℃,因而,即使选用980℃的渗碳温度也不会影响加热元件和保温层的。对于有薄壁沟槽的渗碳淬火零件,薄壁沟槽处不能先于渗碳之前加工。安徽铝低压渗碳原理
真空渗碳技术又称低压渗碳技术,是在低压(一般压力为0-30 mbar)真空状态下,采用脉冲方式,向高温炉内通入渗碳介质——高纯乙炔进行快速渗碳的过程。应用。真空渗碳主要应用于汽车变速箱齿轮及柴油喷嘴相等主要零部件的渗碳处理(如发动机,减速箱等)。真空渗碳的优势:1.克服传统气氛热渗碳无法解决的盲孔渗碳问题。2.避免内氧化问题 。3 真空渗碳的工艺温度达1700摄氏度。4 缩短工艺时间。5.真空渗碳技术与高压气冷淬火结合后减小畸变。6.提升微观结构性质、部件硬度等方面效果。 7. 解决渗碳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晶间氧化、合金元素贫化等问题。 8. 真空渗碳与气体淬火相结合,通过对淬火过程中冷却速度的控制,提升产品处理质量。 9. 真空渗碳的废气排放量小,能耗低。 安徽钢铁低压渗碳加工商在低压真空状态下,渗碳方式是通过数个子渗碳程序组成的,包括多个强渗和子扩散。
真空渗碳的优缺点:真空渗碳缺点:1、成本高,相对气氛渗碳工艺更复杂。2、技术门槛高,对生产线的运行和管理有更高的要求。3、积碳,碳积累在加热元件表面,容易造成短路,应用真空渗碳,必须有效解决积碳问题。真空渗碳优势:1.工业气体行业有名企业,气体产品可靠性高。2.项目经验丰富,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完备。 3 气体解决方案气体运输储存、供气管道、气体应用安全联锁、压力流量自动化控制、品质保证等等。4. 标准化软硬件产品,降低运行风险。
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工艺解析,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Low Pressure Vacuum Carburizing,LPVC)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热处理工艺。它利用真空环境下的热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渗碳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金属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现代热处理工艺,普遍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真空渗碳的温度一般介于920~1080℃之间。
真空渗碳的工艺过程:1、渗碳零件的清洗主要是为了防止污染真空淬火油和真空泵。若只有油污,可以不清洗。不能有灰尘、杂物、切削液等杂质。2、上工装。选取合适的工装,采用合适的装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工件变形,提高零件的淬火质量。避免因为工装的原因造成局部淬火不均匀。3、装炉。工件进冷室,冷室抽真空,打开隔热门,工件转移至渗碳热室(真空渗碳气淬炉无需转移),准备加热。4、加热。制定工艺时依据装炉量和工件形状选取合适的升温速度,尽可能采用分段加热、保温,使所有工件匀温。5、渗碳。真空渗碳是采用脉冲式渗碳。比如先渗碳三分钟,然后扩散8分钟,再渗碳三分,扩散8分,以此类推。整个工艺有若干段组成。段数,渗碳温度,时间决定渗碳层深度。6、降温保温淬火工艺结束后淬火操作和普通真空设备操作方式相同。需要二次淬火的,采用降温保温正火,之后高温回火,再加热淬火。真空渗碳油淬炉,冷室具备油淬和气冷功能。气冷压力2bar,冷速略大于正火。真空渗碳气淬炉具备高压高压气淬炉的所有功能。整个真空渗碳工艺可分为一段式、脉冲式、摆动式这几种形式。苏州钢铁低压渗碳市价
真空渗碳一般采用脉冲式,即“强渗→扩散→强渗→扩散…”的循环模式。安徽铝低压渗碳原理
装备,低压渗碳工艺可与各种真空炉配套使用,用户可根据各自的产品特点、生产规模及装备状况等,选择合适的炉型。①单室高压气淬真空炉。该炉投资少、一炉多用,既可进行工模具的真空热处理及其他真空处理工艺,又可实施低压渗碳工艺。但这种炉型一般气冷压力限于|兆帕或1.5兆帕以内,对截面积较大的零件或淬透性较差的材料不能实现渗碳后直接淬火。典型的炉型见图1。②双室及三室真空炉。双室炉分为双室油淬炉和双室气淬炉,县体的选择原则主要依据要处理零件的材料、形状及性能要求。安徽铝低压渗碳原理